杏子铺镇:支教老师爱洒山乡 情注学生
2022-07-15 17:27:33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bm@ldsf.com.cn | 编辑:李娟 | 作者:周伟华 张曙光          浏览量:27471

“老师,您上的科学课太有趣了!我们喜欢您,您留下来,继续教我们好不好?”近日,在双峰县杏子铺镇丰瑞中学的操场上,上演了一幕感人的送别仪式。该校小学部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得知支教老师龚云锋即将离开,叽叽喳喳地围着龚老师,男同学扯着老师的手,女同学偷偷地流着泪。面对孩子们似火的热情,龚老师心里瞬间充满了幸福,这一年的支教是值得的! 

2021年8月底,根据双峰县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县教育电视电教中心教研员龚云锋,被选派到离县城35公里的杏子铺镇丰瑞中学支教。他在这里辛勤耕耘,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把青春和汗水奉献给这所偏僻山区学校,给孩子们播种科学,启航梦想,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受到学生的追捧,成为了学生的偶像。

不忘支教初心,播种“科学”梦想

“老师,我看到手电筒的光被第二张右移的卡纸挡住了!”“老师,我看到手电筒的光直接穿过前面三张卡纸的小孔照射在最后一张纸屏上,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了激发学生观察探究的兴趣,龚云锋第一次走进五年级课堂,就将第二课时《光是怎样传播的》进行前置,自制器材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几十双眼睛充满着好奇和期待,一一观察后纷纷说道。以后的《科学》课堂及实验操作就成了学生们“最期待”的时候。

为把每一节课上好,除了在教学设计上认真钻研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备课、做课件,提前领取实验器材或自制教具外,龚云锋还常常因时、因班制宜,想方设法因地取材,将创新教育和当地资源深度融合,让每个孩子能更多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萌芽。

以“自然”为教材,拓展教材空间  

农村小学科学实验器材不如城区小学那么充足,但也有着自己天然的优势——大自然,走出校门就是田园、山川、河流。五年级上册《风的作用》《水的作用》两节内容讲完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风和水对地貌、环境的影响,龚云锋特地带孩子们来到学校旁的小山丘边,观察山丘的土壤结构,让孩子们寻找风和水的痕迹。

孩子们很兴奋,“老师,这岩石裸露在外,表面坑坑洼洼的,是被风侵蚀的痕迹吧。”“老师,你看这个沟壑,有泥沙沉积,这是不是水的作用?”孩子们的“发现”让龚云锋感到很开心,并及时引导孩子们对大自然产生敬畏。

“生物与环境”这一章对农村的孩子们来说并不难,除了课本知识外,龚云锋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们回家观察自家田地植物的生长情况后,小组交流心得;通过《蚯蚓的选择》让学生在田间寻找蚯蚓,了解土壤的肥沃与蚯蚓的关系。这些身边的科学,让孩子们对大自然有了更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自制科学教具,提升教学效果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小学科学课中,实验占了不少分量,许多科学概念的理解都需要建立在完成实验的基础上。农村小学科学实验器材不足、更新不及时,成了科学实验教学的老大难。

为了让孩子们充分理解科学知识,龚云锋根据学科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的需要,经常自制“科学”教具。在教《心脏和血液》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作用,他用塑料瓶、输液管、红色墨水等材料,制成心脏和血液循环的教具,“神奇”的操作与讲解,心脏的重要性已经植根于每个学生的内心。

在《制作一个潜望镜》《制作钟摆》《设计和制作生态瓶》等教学时,龚云锋都会提前做好演示教具,然后分组准备实验器材,待详细演示讲解完后,学生们争相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显著。

推行积分管理,提高学习兴趣  

如今,孩子们很喜欢科学课,为了引导从“好玩”转变为“严谨”,龚云锋制定出完善的积分管理制度,包括课堂教学及实验过程中的小组合作、实验结果探究、实验报告单撰写等,实行一月一评比,自掏腰包购买文具用品、科学书籍等奖品,实施一月一奖励,学生的每一个行为、细节在积分管理中都有迹可循,用引导代替了说教,用激励代替了“惩罚”,既规范了学生的课堂行为,又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自助的的能力,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一年的支教生涯很快就要结束了,龚老师已由初时的忐忑,变成了而今的不舍,尤其是孩子们那满含星辰大海、明亮如初的眼眸中绽放出的探索之光。“教育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龚老师种下的教育种子诠释了'教学相长'的初衷,我们定当创新传承,筑梦前行。他今天支教凯旋而归,但他留给了我校宝贵的教学财富。”丰瑞中学校长张健根说。

责编:李娟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bm@ldsf.com.cn

热点专题
时政要闻
精彩推荐

  下载APP